应届毕业生交了医保还是不是应届,应该区分两种情况来判定:
1、一个是交纳的城乡居民医保,由于是实行自主自愿的原则,按照一定标准按年度交费,因此,应届毕业生即使交纳了医保,主要是用于个人看病就医和住院治疗费用的报销结算,当然是应该还算应届的。
2、而如果是已经正式入职就业了,是包括在城镇职工社保当中交费的在职员工的强制性质医保,那么就不能再算作应届生身份了。
医保和应届毕业生是两个概念,应届毕业生证明已在本届毕业,交医疗保险是保险的事情,与应届毕业生没有关系,不受啥影响应届毕业生交了医保还是应届毕业生,不能说交了医保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交医保是医疗保险的事情。
医保缴了不会影响你还是应届毕业生,企业不会去管你什么时候开始买医保的,应届毕业生不是以买医保来认定的!社保和医保两者涵盖的范围不一样,社保包含医保。社保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而医保单纯指医疗保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应届生的身份是很重要的,在就业过程中也会有很多的就业政策及条件更偏向应届毕业生,但社保≠医保,医保和应届生身份,没有必然联系,所以只交了医保对应届生的身份是没有影响的。
在还是学生的情况下,基本上都会在户籍所在地或学校所在地缴纳医保。 只不过应届毕业生不能有城镇职工社保缴纳记录。 社保和医保两者涵盖的范围不一样,社保包含医保。社保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而医保单纯指医疗保险。 在读高校生也会缴纳医保,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办理参保缴费,如果因为缴纳医保就算缴纳社保,失去应届生身份,那么没有一个高校生属于应届生了。 那应届生身份如何界定呢?有如下两种: 一、2022年12月31日前取得毕业证的毕业生及学位证属2021年普通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不管有没有交社保)。 二、两年择业期内(2020和2021届毕业生)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 如果在择业期内,参加国考、省考等公务员、事业编考试,报考应届生职位时还需要注意以下2个问题: 1、必须要具有改派资格,即档案只派遣过一次,还可以拿到改派证。 2、已缴纳社保是否算应届毕业生需要由招考单位决定,一般情况下只要能顺利改派就没关系,但是也有单位认为只要缴纳社保就算是就业,不算是应届毕业生。 所以关于这点需要大家电话咨询招考单位具体的规定,并进行录音。 有的招考单位表示,像国有企业校招进去的及事业单位考上的,签了三方就不算应届生了;但是像在私企,没有签过三方协议,签了劳动合同,买过社保,还是算你应届生。 所以全日制在读期间缴纳社保不会影响应届生身份,读书期间打工不算就业,拿出毕业证和学历证就能证明自己的应届生身份。关于瑞福云科
瑞福云科 致力于赋能中国HRO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帮助HRO企业提升管理效能和市场竞争力。HROsys是瑞福云科旗下核心SaaS软件服务平台,专注于HRO企业的数字化运营管理效能提升。HROsys V4.0版本主要支持:劳动关系类业务外包管理(劳务派遣、岗位外包、业务外包等)、企业社保代理、薪酬核算与发放、商保管理等服务 。
医疗保险不影响应届生身份。交医保只是个人的保障,对应届生身份没有影响,应届生是根据档案和毕业证判定的。基本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通过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参保人员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因患病、治疗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应届生分类
1、2022年应届毕业生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中说明,2022年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在2022年7月底前取得相关学历、学位,不能按期取得相应证书的,将取消考试资格。
2、2020年、2021年未就业毕业生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3、留学回国人员2020年1月1日至面试前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4、四项目人员参加大学生村官等服务基层四项目前无工作经历的人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
法律依据
根据《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