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登录 注册 退出

盘锦应届生工资(应届生一般工资多少才是正常)

发布时间:2024-02-20

点击量: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对未来的职业轨迹有一定的影响。薪酬待遇好和行业有前景,是求职者选择第一份工作时普遍看重的。那么,第一份工作,大家认为薪资多少才是合适呢?薪资的高低是否真的很重要?一起来看看前程无忧《2022人力资源白皮书》的毕业薪资吧!01主要城市应届生起薪水平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企业提供给2022届应届生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其中50分位值最高的是上海,为7087元,75 分位值北京最高,达到8857 元。居于一线城市之后的是杭州、南京和苏州,长三角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企业付薪能力整体较高。*(单位:元/月)* 本文引用数据均引用自前程无忧《2022人力资源白皮书》从数据上看应届生的薪资受城市影响,除了地域的影响外,不同专业,技能加持,求职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薪资的界定。02应届生起薪调整幅度值得一提的是面对2022届应届生,55.9%的企业选择提高起薪;39.5%的企业应届生起薪与上届保持一致;4.6%的企业选择下调起薪。访谈显示,企业主要出于追随市场行情、吸引热门紧缺专业人才的目的选择提高起薪;对于2022届应届生是一个不错的机遇;除了薪资对于第一份工作的选择,菌菌建议大家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1# 职业规划工作前,建议关注自己的职业规划,在实际招聘时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根据职业规划和企业人才需求明确自己需要在哪些方面提升。有方向、有针对性的人在职业发展上会走的更远。2# 平台的选择过来人会告诉你平台很重要,这可能不关乎于目前的薪资,而是长远的发展,大企业的规则制度,行为流程规范,人才培养制度都会更规范,对新入职场的应届生也会更友好~3# 行业的选择同一岗位不同行业的薪资待遇也会有所区别,如果这个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我们就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很好的为后期的发展做铺垫。薪资不是衡量第一份工作的唯一因素,正确的择业观应该是把薪资、公司前景、工作环境、个人成长等各个因素,加上不同的权重,然后放在同一个维度上去权衡思考。

应届生试用期工资一般多少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应届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压力。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职业期望、工资水平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的“薪资福利”仍然是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5000-8000元成为大学生普遍期望的月薪标准。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今年就业环境严峻,给他们的求职带来了压力。

供需不均已成为就业市场寒冬的主要因素。

在校招方面,学生求职需求非常旺盛。可以推断,供需不均是今年中国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乐观的主要原因。

缺乏经验和指导已成为影响学生求职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调查数据,除了学院、封闭管理等客观因素外,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简历/面试方面缺乏经验和指导,这成为影响他们求职的关键因素。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线招聘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工作,而且可以注重学生职前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求职竞争力。

根据调查数据,近90%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求职的需求仍然很强,他们正在有意识地寻找提高自己在职场竞争力的方法。其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实践项目和自学是更有效的方式。

金融、教育和广告媒体这类行业薪酬丰厚,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

期望和现实是有偏差的。只有30%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在5000元以上。在招聘阶段,毕业生期望的工资主要在5000-8000元/月和8000-10000元/月之间,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工资高于5000元。

但根据实际签约情况,5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有21.22%的应届毕业生拿到5000-8000元,其中超过8000元的不到10%。

当代大学生就业普遍要求较高的工资,但实际工资与预期工资相差较大。

一方面,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更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收入结构缺乏客观认知,导致对自身价值的评价高于实际情况。

因此,建议大学生应正确看待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竞争力来实现职业发展。

法律主观:

员工在试用期的工资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者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同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标签:[db:标签]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331157271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
×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