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登录 注册 退出

疫情应届生难找(874万高校毕业生延迟开学)

发布时间:2024-03-02

点击量:

#校园招聘# 导语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的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给出过这样的数据: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对应届生来说,一年一度的春季招聘通常是的就业渠道之一,因为春季招聘时,高校就业办会集中组织企业来学校进行就业宣讲会、现场招聘会等,能帮助企业和大学生们增加对双方的了解,企业了解大学生的求职意向和素质能力、大学生们了解企业招人的要求和工作的内容。以下就是 无 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

如今因为疫情的原因,各大高校延迟开学,大规模的春招很可能无法如往年一样进行。按照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的2020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中给出的数据:2020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达到874万人,本来就业形势就非常严峻、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春招一旦取消,对于他们来说,将是重大打击。

 对目前仍然只能宅在家中的广大应届毕业生们,对今年的就业,难道除了焦虑就没有其他可以做得了么?当然不。

可以做的有很多,如果不想一毕业就失业,务必要做的有这几件事。

在家认真修改毕业论文、确保自己毕业论文通过,顺利拿到毕业证

没有一家工作单位会招收无法拿到毕业证学位证的应届生,毕业证学位证是代表你过往教育经历的重要证件。

有不少大学生不认真对待毕业论文,临近答辩时拼拼凑凑、甚至抄袭,结果答辩不通过、被延期毕业,趁着现在假期延长,有足够的时间打磨毕业论文。写好论文之后,与自己的导师及时沟通修改,争取给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完美的句号。

思考自己要求职的方向,要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公司工作

1、选择行业

 在选择行业的时候,要关注那些势头很好、能创造出更长期的现金流量的“朝阳行业”,而不是目前处于巅峰、但未来会走下坡路的“夕阳行业”。

 2、选择公司

 在选择公司的时候,则主要考虑两个因素:这家公司的排名、企业文化

在正式求职前,全面了解自己、了解想求职的公司、想应聘的岗位。

面试过太多浑浑噩噩来面试的候选人,公司当然不会录取。因此,建议一定趁这段宝贵思考清楚自己过往的经历、想求职的公司和岗位的相关问题。

 1、了解自己

 把自己的过往成长经历,比如每段实习或者社团经历都复盘一遍:

 我当时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对公司或者对社团有哪些贡献?

 我在做这些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哪些突出的困难,有没有和其他人有过冲突?

 在面临困难或冲突的时候,我是怎么思考的、怎么去做的?

 我为什么要结束实习、结束社团工作?

 我对于未来自己的就业方向、职业的目标有什么样的规划?

2、了解公司

我为什么要应聘这家公司?

 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核心产品是什么,最近几年的业绩情况怎么样、有哪些主要的竞争对手?

 我想要应聘的岗位在这个公司属于什么架构下的?

 3、了解岗位

 我为什么要应聘这个岗位?

 我的能力能否胜任这个岗位?

 在这个岗位工作预计会面临哪些困难?

 以上是广大应届毕业生们即使宅在家里,仍可以为找工作做的三件事。只有做好准备,后续求职面试时的胜算才更大!

 本来应该全力以赴准备毕业答辩的高校应届生们,现在连学校的大门都很难进去,如今受疫情影响的湖北省教育厅给出了答案:延迟开学期间,教师远程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充分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进行;尽量不延迟毕业生的毕业时间。

 与此同时,国内最顶尖的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对即将达到最长修业年限的硕士生,如受疫情影响无法达到相关要求,经审批可适当延长修业年限;北京大学也表示,如确实因疫情影响无法完成毕业论文,可指定替代方案。

 如果高考如期进行,那志愿填报也会如期进行,则大学新生的开学也基本如期进行。如果高校的毕业生无法正常毕业,学校的宿舍、师资的分配都会面临严重的问题。所以,874万大学生肯定可以顺利毕业的。

 但是,应届生面临的挑战,不在于能否顺利毕业,而是能否参加招聘会,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机会。现如今,除了很多社会特殊岗位需要到公司上班外,大部分公司为了避免疫情都选择让员工在家办公,其效率和产出自然受到影响而降低。甚至富士康这样的代工巨头本来计划10号开工,也受到干预而作罢!因为疫情处于持续闭店状态的北京"K歌",计划于2月9日与全部200余名员工解除劳动合同,30%员工不同意则破产清算。而往年能够容纳大批毕业生的教培行业,如今面临着停课困扰,靠着预收款勉强维持经营的企业有很多,不裁员就是好事了,更别提容纳应届毕业生了!

 所以,2020年,注定是应届生就业的大考之年,无论是企业、还是毕业生都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确应对疫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如下:

首先,我认为保障应届生就业需要国家、企业和学校三方面配合和努力。在疫情的笼罩下,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形式也越来越严峻,那么,疫情状态下应该如果保障应届生的就业问题呢?下面是我总结的几点建议和看法。

一、从政府的角度

1,就业政策向应届生倾斜:首先,政府要对应届生的就业问题充分重视,并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托底。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是当代青年最重要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疫情形势下,政府应该出台更有利的政策,比如:将国考、省考、教师编等考试的要求限制为仅应届可以报考,减少应届生的竞争压力,促进应届生就业。

2、简化应届生就业流程,以往应届生在就业时都需要经过各种手续和流程,比如:档案、推荐信的邮寄、纸质签约等等。疫情期间,政府应该简化应届生就业流程,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推动就业系统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这种情况下,应届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于找工作之中,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保障就业。 ?

二、从企业的角度

1、消除对于应届生的歧视,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其实并不倾向于选择应届生。在他们看来,应届生通常缺乏实际的工作和实践经验,不经过公司培训可能无法直接投身于岗位之中。

但这完全是属于企业对于应届生的一种歧视和偏见,应届生在校期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也只是一时之痛,是可以快速掌握工作内容、追赶上公司进度的。所以,站在企业的角度,企业亟需消除对应届生的歧视和偏见,从内心接纳应届生。

2、增设应届生岗位,疫情笼罩下,经济发展低迷,很多企业都存在“裁员”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互联网公司,裁员力度甚至达到30%以上,这无疑会加剧应届生找工作难的状况。这种情况下,企业更应该保护应届生,增设应届生岗位,缓解应届生就业压力。

三、从学校的角度

1、鼓励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前段时间,关于应届生”先就业后择业“这种思想对不对这个问题冲上了微博热搜。其实,无论是站在学校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这种思想都是有利无害的,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届生就业难的问题。

疫情当下,岗位稀少、工作难求,“先就业后择业”这种思想可以增加应届生就业率,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

2、加强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站在学校的角度来说,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工作也是在保障应届生就业。很多情况下,应届生在找工作时,内心处于一种像相对迷茫的状态,很难有完全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位信息的理解,并且可能会陷入一种焦虑之中。

学校应该帮助学生克服这种迷茫和焦虑,给与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标签:[db:标签]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331157271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
×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