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社保是“百利而无害”的事情吗?对于打工者来说,或许是;但对于应届生而言,千万别轻易交社保,否则应届生身份难保,将来考公或考编,会遇到“大阻碍”。
大学生缴纳社保,会有哪些影响?过来人坦言:可能影响应届生身份
社保缴纳时间长,所领的退休工资就会比较高,这一点很多人深有体会,因此,社保对多数人而言很重要。
但凡事都要“视情况而定”,作为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别轻易上社保,否则“应届生身份”会受到影响。
通常来说,在校期间的大学生一般不会涉及到缴纳社保的问题,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实习期间,有些公司可能会为大学生缴纳保险。
还有一些硕士或博士,他们的导师有公司,就会通过公司的名义为其上保险;或是因为要买房,有其他地方代交;再或是把自己的相关证书“挂靠”到某个单位,由对应公司代缴。
无论是哪种情况,大学生在缴纳社保方面,要三思而后行,之所以这样说,过来人坦言:是因为缴纳社保可能会影响应届生身份。
从概念上来讲,只要在相关地区查到已经办理过社会保险的信息,该学生就意味着,已经不再是应届生了。
这样一来,即便你是当年毕业的学生,也很难以“应届生”的身份享受两项优惠政策。
第一,不能以应届生身份在一线城市落户,比如北京、上海等地,除此之外,也拿不到杭州的应届生补贴,至于其他落户城市,要求可能会有不同。
第二,对于想考事业编或是公务员的同学,最好不要在大学期间缴纳社保。如果你毕业之后,没有考“编制”的打算,那就无所谓,私企主要看学历和能力。
但如果想考公职,就会有影响,倘若你的档案中存在社保记录和工资关系,按照相关规定,已经不能算是应届生了。因此,当单位为你缴纳了保险之后,就证明已经参加工作,便不再符合应届生要求。
特别是一些名校的学生,如果你想参加“选调生”或“定向选调生”的招录,在大学期间,就不要交社保。因为社保缴费记录是基层工作经验的重要凭证,一旦有了记录,就与这个考试无缘了。
总体而言,如果你在大学生就已经缴纳了社保,这意味着“应届生”身份与你无缘了,想要考公职或落户特定城市,基本无望。
除了应届大学生之外,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也要认真对待“社保”问题,特别是这两类人。
第一类是实习期间没有签订正式合同的学生。由于档案还在校园中,实习期间也不属于正式员工,因此不需要缴纳社保。
第二类是“反复缴纳社保”的大学生。对于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对未来的人生比较迷茫,因此“频繁换工作”就是一种常态。
但有些学生不仅会换工作,还要换城市,所以会支付“两个以上”的社会保险,如此一来,很多钱就被“浪费”了。
从规定来看,是不允许个人多拿一份养老保险的,而保障也只能在某一个地区享受,不能多地同时进行。
如此看来,大学生在缴纳社保方面,不要盲目而从之,否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最终吃亏的往往是自己。
写在最后:
大学生缴纳社保,会有哪些影响?过来人坦言:可能影响应届生身份,这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真实使然。
由于大学生对社会保险不了解,只希望尽快缴纳,殊不知可能会影响自己应届生身份,在将来考公或考编方面,受到限制,甚至没有机会报考对应的岗位。
与此同时,即便是进入私企,那些“经常换工作”的大学生也要注意,不要频繁换地区缴纳保险,其实很多钱就“白费了”。
23届毕业生买社保了就是非应届生了。
一般情况下,应届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之后,社保的缴纳记录就证明毕业生已落实工作单位,档案和组织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就不在算是应届生了。但如果是考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也不影响应届生身份。所谓三方协议,只是个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一份约束性文件,只要签订了三方协议,可凭借学校发的报到证,就还算是应届毕业生。
养老保险包括的险种,具体如下:
1、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年老后减少或失去劳动收入时给予一定经济补偿,使参保者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
2、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适用于没有参加工作或没有参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
3、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农民满60周岁就能够享受养老金待遇,是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的重要保障制度。
社保的作用:
1、个人缴得越多,单位为你投入也就越多。五险一金缴费是同样的基数单位和个人承担不同比例,单位缴费是个人缴费的约2倍左右。
2、社保公积金缴费是免税的,不但缴纳时不扣个人所得税,待遇领取时不扣个人所得税,而且专用账户也不扣利息税;而如果作为工资发给本人,是需要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存入银行的话还会有利息税。
3、缴纳养老保险满足最低年限,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办理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可以一直领取到去世,而且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只增不减”,每年会调整增资,可以使老年得到稳定可靠保障。
4、缴纳医疗保险可以获得医疗保险报销;如果在职缴费累计满足最低年限后,退休后能够不用再继续缴纳基本医疗费而可以享受比在职报销水平更高的医保待遇。
5、缴纳生育保险可以报销产前检查、计划生育手术和分娩手术的费用。而且,生育保险费是完全由单位承担的。
6、缴纳失业保险可以在失业时获得失业保险金等补助。而失业保险这样的险种属于政策性保险,通常在商业保险公司是买不到的。
7、缴纳工伤保险可以在遇到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时得到补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尤其是一些重大事故,不用担心小公司拖延支付待遇。而且,工伤保险费是完全由单位承担的。
8、缴纳住房公积金相当于单位与你同比例地存入一份免税收入,可以提取用于房屋相关用途,如果在职时没有用完,退休后也能一次性取出;另外,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业贷款低。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应届生与用人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之后,社保的缴纳记录就证明毕业生已落实工作单位,档案和组织关系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就不在算是应届生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应届生身份不缴纳社保可以保留,但最多只能保留2年。
应届生是以毕业时间为核算的,毕业两年内有办理暂缓就业的都可以算为应届生,社保只能说明达到社保购买条件,并不等同于是应届生的条件,而且18岁以上均可购买社保了。2023年毕业的应届生,在毕业2年内未就业,未缴纳社会保险,是可以一直保留应届生身份。保留2年日期可从毕业证上的毕业之日开始,2年后结束。应届身份认定是已择业期二年内未就业保留应届身份,如签署了劳动合同并没有缴纳社保,是可以算应届身份的。
公司不买社保是违法的吗
公司不给员工买社保是不合法的,公司应当为员工按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同时也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而社会保险的有关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中有一部分是要提存为社会统筹基金的。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不缴社会保险是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