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登录 注册 退出

中非基金 应届生(交社保对应届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3-06

点击量:

按照一般情况来说,交了社保就表明自己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这是不算应届毕业生的。

如果毕业想去私企,有没有社保都是不影响的。但如果是考公职,就会有影响,档案里有社保记录和工资关系,按照现行规定,就已经不能作为应届毕业生了。

应届生的一般定义为:国家统一招生的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应届生分为两种: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2年或三年择业期年限的(超过则为往届生)。

简单的说,就是大学毕业后,你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将本人的档案留在了学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场,在你毕业的这两年内,你都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各类公职考试。比如,15年、16年的大学毕业生,可以以应届生的身份参加201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但是也有特例,有些地区的公务员考试,限制了必须是当年的毕业生。例如,“2020年应届毕业生”和“应届生”是不同的,简单来说2019年应届毕业生属于“应届毕业生”,但不是“2020年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面向“2020年应届毕业生”招录的职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很想从事国家公务员这个职业。因为这个职业工资稳定,福利待遇好,还很受家长们的肯定,所以每年的公务员招聘考试都有很多应往届大学生参加。这些年的国家公务员招录中有一大部分岗位都会明确要求只招收应届毕业生,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是绝佳的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法律主观:

一、签了合同未交社保还算应届生吗

这个要看一下你的生源地人社部门出具的相关政策,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只要是在择业期内,档案在人才中心或者是在学校,都算是应届毕业生。

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学校,或者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如果工作的时候把档案签到公司,或是毕业的时候和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档案由公司所在的人才市场账户下托管的话就算是已经就业了,不能算是应届毕业生了。

不过如果你只是想以应届生的身份,去公司应聘一般来说,只要是当年毕业均为应届生,不因你与其他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改变应届生身份属性。

但如果你签完劳动合同想要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就不行了。因为一般情况下,签订劳动合同之后,表示已经拥有工作,不符合择业期要求,所以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就不能再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

但也有特例,如2021浙江公务员考试中明确2019年、202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报考身份要求为2021年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职位。如果不确定自己是否能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建议报考前咨询一下招考单位。

关于应届毕业生身份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确认:

1、向主考单位进行咨询,看—下主考单位政策咨询中心。

2、看招考简章,招考简章上会写清楚,那些毕业的学生能用应届毕业生身边报考。

3、向报考单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考试院进行咨询。

二、什么是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就是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简单地说,学生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就是应届毕业生。只要是毕业当年的毕业生都是应届毕业生,毕业两个月已经签了劳动合同也还是应届毕业生。

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公务员,在毕业前,允许先参加考试,等拿到毕业证后再审查学历。除了顺利应届毕业的考生报考外,还有其他几种情况的考生,也可按应届生资格来对待的,也就是说,他们也可以报考限应届生报考的职位。

应届毕业生分四种:

1、即将要毕业的,但是还没拿到毕业证,或者已经停止学习了,处于实习状态的。

2、拿到毕业证了,但拿到毕业证的时间不超过择业期年限的(择业期为一年,超过则为往届生)。

3、高校应届毕业生,指该年度毕业的毕业生,(博士毕业生,硕士研究生毕业生,普通应届毕业生)。

4、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指经统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当年度毕业的学生。

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两到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也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三、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1、二者的法律性质不同。

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的劳动法的范畴;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

2、对合同主体要求不同。

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务合同的主体既可以都是公民,也可以都是法人,或者是公民与法人,劳务合同对主体没有特殊要求。

3、合同主体的地位不同。

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便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员,二者的关系具有从属性,劳务合同的主体之间并不存在从属关系,双方始终是相互独立的平等主体,以自己的名义分别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

4、合同的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用人单位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劳务合同无须规定这方面的内容。

5、确定报酬的原则不同。

在劳动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国家的有关规定给付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待遇等,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务合同中的劳务价格是按等价有偿的原则支付。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标签:[db:标签]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331157271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
×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