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2年12月14日的数据,西南大学2022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1.49%。其中毕业研究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4.85%,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57%。风景园林专业在全国不出门,但重庆学校少,有一定竞争力。
我放弃考研了!开启我人生的另一条道路——跨专业求职之旅。
既不想考研又不想从事本专业?想转行又不知道可以选择哪些工作?即便确定好了方向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如果你有以上问题,可以参考我的经历,希望你能从我的故事中得到启发。
“你大学读书时留的泪都是选专业时脑子进的水!”没错,我就是那个脑子进水的人。
我学的是风景园林专业,自己本身对设计不感兴趣,做一次作业要改800遍图,更糟糕的是好不容易画好的图遇到软件崩溃,全部泡汤,说多了都是泪。
这种情况下我说什么毕业之后也不能从事本专业了,到了大三,自己当时很迷茫,着急摆脱迷茫的状态,脑子突发奇想,干脆跨专业考研吧。
说到这你是不是觉得我前途一片光明了?大错特错。
一开始学习我那不安分的心就开始躁动起来了,一会儿吃个零食,一会儿开始胡思乱想,更可气的是竟然会想什么时候考研能结束。
天天看着自己以这样一种状态准备考研,明明要考研,可是学习状态又十分不好,我的心里感到很焦虑不安,受不了自己这样浪费时间,好几次都在考研和工作之间犹豫。
每天自己的内心备受煎熬,心理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时常患得患失,经过了好长时间的思想斗争,我终于想明白了,自己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强烈的意愿要考研。
我觉得不能再这样拿假努力欺骗自己了,再加上每天焦虑不安,于是决定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投身找工作。
可是一旦找工作问题就来了,自己还不想从事本专业,可是又不知道能干什么,内心慌的一批。
于是天天各种上知乎啊,百度啊搜索,又是问学长学姐的,把吃奶的劲儿都给使出来了,最终得出了一个目标 新媒体运营 。
下面我来给大家说说我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的:
(1) 非技术类岗位 :非技术类岗位是指那些不需要特别强的专业知识,只要综合能力过关就可以胜任的,像销售、人力资源、产品、行政等工作,当然新媒体运营也属于这类岗位。
(2) 兴趣 :对于工作来说,兴趣很重要,工作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如果不喜欢的话做起来会很痛苦的。
喜欢与别人沟通交流可以去做销售,喜欢视频可以去做剪辑师,像我对营销比较感兴趣,喜欢获取用户的感觉就选择了新媒体运营。
(3) 过往的经历 :自己的经历对于简历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企业都很看重学生的实践经历,自己的经历往往代表着自己有什么能力。
比如外联部拉赞助的同学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可以选择销售工作,学生会的干部策划过一些活动,可以选择策划工作。
像我之前在抖音上发布短视频,视频剪辑制作也是新媒体运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
(4) 成长性 :选择工作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成长性,选择工作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未来的发展空间同样很重要。
像新媒体运营就是一个天花板很高的职位,你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收益就能赚更多的钱,可以选择成为运营总监年赚30~50万,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年赚1000万。
(5) 能否学到东西 :工作不应该只作为一种赚钱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能否学到对以后有用的东西,自己希望学到什么东西,希望锻炼什么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来选择工作。
我把新媒体运营作为求职目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可以通过这份工作培养我的很多能力,写作能力、用户思维、设计能力、排版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这些通通新媒体运营需要具备的能力。
(6) 能否通过培训就业 :千万不要觉得职业培训只是中专生的专利,大学生一样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就业,培训可以帮我们系统地学习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像产品、运营、设计等等,网上有很多的培训机构可以学习。
在我确定了职业目标之后就要开始努力了,由于我想系统学习新媒体运营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想通过学习快速就业,就选择了报班学习。
对比了几家培训机构,最终选择了半撇私塾,因为新媒体运营岗位很注重实践,而半撇私塾的教育理念” 做是最好的学 “深深的吸引着我,希望自己能通过努力学习顺利找到工作。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对于求职找工作有帮助的工具。
(1) 应届生求职 :这是一款大学生求职用的APP,里面有很多的校园招聘信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符合自己的岗位。
(2) 超级简历WonderCV :这是一款很好用的简历制作神器,可以直接从小程序里面进入,里面有很多典型的简历模板可以用,直接往上面添加内容就可以了。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应届生的就业一定程度上也有了压力。就业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也是极其困难的。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职业期望、工资水平是什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的“薪资福利”仍然是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因素,5000-8000元成为大学生普遍期望的月薪标准。今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超过80%的大学生认为今年就业环境严峻,给他们的求职带来了压力。
供需不均已成为就业市场寒冬的主要因素。
在校招方面,学生求职需求非常旺盛。可以推断,供需不均是今年中国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不乐观的主要原因。
缺乏经验和指导已成为影响学生求职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调查数据,除了学院、封闭管理等客观因素外,超过60%的学生表示,他们在简历/面试方面缺乏经验和指导,这成为影响他们求职的关键因素。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在线招聘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工作,而且可以注重学生职前教育的指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求职竞争力。
根据调查数据,近90%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求职的需求仍然很强,他们正在有意识地寻找提高自己在职场竞争力的方法。其中,超过60%的学生认为实践项目和自学是更有效的方式。
金融、教育和广告媒体这类行业薪酬丰厚,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倾向。
期望和现实是有偏差的。只有30%的应届毕业生月薪在5000元以上。在招聘阶段,毕业生期望的工资主要在5000-8000元/月和8000-10000元/月之间,超过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工资高于5000元。
但根据实际签约情况,50%以上的大学生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有21.22%的应届毕业生拿到5000-8000元,其中超过8000元的不到10%。
当代大学生就业普遍要求较高的工资,但实际工资与预期工资相差较大。
一方面,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更有信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收入结构缺乏客观认知,导致对自身价值的评价高于实际情况。
因此,建议大学生应正确看待目标与现实的差距,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个人竞争力来实现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