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电(王永乐)“大城市的一张床,还是老家的一套房”是很多高校毕业生现阶段最纠结的问题。
日前,华夏时报发布的《毕业季租房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多数毕业生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过半月薪不足5000元,近四成毕业生房租收入比超30%。
多数毕业生扎根母校地
毕业后去哪个城市工作生活,是毕业生面临的一道重要选择题。
《报告》显示,近年来,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但从调研情况来看,毕业生在面临就业城市选择时,一线城市仍然受青睐。
数据显示,近七成毕业生选择留在老家或学校所在地工作,而其中家、校、工作同地的占比近半。总体而言,选择继续留在学校所在地就业的学生仍然占大多数。其中,北京、上海、天津、武汉、西安、南京、广州、杭州、成都等经济发达的城市,拥有众多高校在吸引就业方面成为赢家。
在租房与就业准备方面,调研数据显示,近八成毕业生在租房前已经找到正式工作或已找到实习工作。
近四成毕业生房租收入比超30%
在租房方式方面,整租的租赁方式比合租更受青睐,调研数据显示,超六成的毕业生在租房方式上期望选择整租,但同时不少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也表示在实际找房过程中,考虑租金等因素最终选择了合租。
数据还显示,毕业生租房的租金水平相对较低,大部分人关注价格区间集中在5000元以下。月租金在2000元以下的占比达到七成以上。有6%的毕业生月租金达到5000元以上,多为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选择整租的毕业生。
收入因素或是毕业生承担租金要考虑的主要方面。《报告》显示,近半毕业生期望薪资在6000元/月以上,但理想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刚刚踏上就业岗位的应届生,实际月薪不足5000元的占比过半。
《报告》同时指出,近四成毕业生租金支出占到收入30%以上。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的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用一半以上的薪水支付租金。如果想整租,离开家庭的支持很难实现。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等机构近日发布的《2019大学毕业生租住数据报告》也显示,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租房压力,应届毕业生可以依靠自身的工资或其他收入来源支付房租的占比为65%,但他们对租金敏感度较强。
58同城、安居客发布的《2019高校毕业生就业居行报告》则指出,有四成毕业生表示租房需要父母支持,父母补贴租金占总体租金的20%-50%之间。
毕业季需求释放带热租赁市场
租赁市场方面,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6月,全国大中城市月租金挂牌均价为44.24元/m2,环比上涨0.20%,但涨幅收窄。6月随着毕业季的到来,毕业生租房需求集中释放,带动6月租赁市场价格整体走高。一线城市的价格上涨表现更为明显。
监测的20个重点城市上半年租金均价累计上涨1.67%。其中累计上涨城市15个,累计下跌城市5个。上半年一线城市上涨更加明显,半年累计上涨达3.41%,重点二线城市半年累计上涨0.67%。
《报告》指出,5、6月份各地毕业生租赁需求陆续释放,供需两旺的市场局面,拉动了租赁成交量的回暖。但由于整体租金均价已处相对高位,涨幅有所收窄,各城市变化各异。总体来看,近年来热点城市人才引进力度加大、落户门槛降低,人口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人口流入导致租房需求增加。
具体来看,深圳3、4月份租房小高峰缓解大量租赁需求,5、6月份租金均价小幅回落;北京、上海保持较强的人口吸附能力,租金均价呈现连续上涨趋势。二线城市方面,成都、郑州、南京等地毕业季行情先行,5月租金呈上涨态势,6月涨幅收窄;而西安等城市租赁市场升温相对滞后。对此,《报告》认为,大部分城市6月租金均价上涨,毕业季需求释放带热租赁市场,但涨幅收窄,毕业季行情持续时间较短。
提醒:毕业生租房谨防陷阱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经济条件有限且缺乏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租房该注意什么?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近日给出的三点提示可供参考。
第一,房屋千万间,安全第一件。选择正规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务必远离“黑中介”“二房东”,远离“群租房”,警惕低价房源陷阱。
第二,扩大选房区域,北京的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可选择的空间非常大,不要局限在特定区域找房。
第三,毕业生初入职场,要考虑工作地点的稳定性,避免换租时个人利益受损。
杭州市住房保障局发放。根据建德市政府官网显示,建德应届生租房补贴由杭州市住房保障局发放,自2021年10月15日(含)起,凡申请应届大学毕业生租房补贴的每年度分两次发放,每次发放补贴总额的50%。符合申领基本要求,且在建德连续参保(不含补缴)6个月发放第一笔补贴,连续参保(不含补缴)12个月发放第二笔补贴。
杭州市应届高学历毕业生生活补贴: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如果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等西部区、县(市)工作,那工作满3年后,再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5万元的生活补贴。杭州市新引进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对在杭州市无房且未享受公共租赁住房、人才租赁房等住房优惠政策,市、区县(市)各单位新引进的应届全日制 本科(含)以上大学毕业生发放租房补贴。每户每年发放1万元,可发放三年,期满后收入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可继续享受,最长不超过三年。杭州市E类人才认定:具有博士学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的人才:获区、县(市)级以上奖励,承担设区市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取得授权专利(前3位完成人),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前3位完成人),出版著作,编写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前2位我)
余杭区应届生:1.应届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世界百强高校、C9高校的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8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5万元,再次申领每人每年1万元。(在我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每满一年后的6个月内可再次申领,可领三年)(2)其他高校的应届博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6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5万元,再次申领依次为2500元、2500元、5000元。(在我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每满一年后的6个月内可再次申领,可领三年)2.应届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世界百强高校、C9高校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6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3万元,再次申领每人每年1万元。(在我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每满一年后的6个月内可再次申领,可领三年)(2)其他高校的应届硕士研究生每人最高领取5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3万元,再次申领依次为5000元、5000元、1万元。(在我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每满一年后的6个月内可再次申领,可领三年)3.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1)世界百强高校、C9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原“985”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人最高领取4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1万元,再次申领每人每年1万元。(在我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每满一年后的6个月内可再次申领,可领三年)(2)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原“211”高校)以及与我区全面合作的重点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人最高领取3万元生活安家补贴,首次申领每人1万元,再次申领依次为5000元、5000元、1万元。(在我区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不含补缴)每满一年后的6个月内可再次申领,可领三年)(3)其他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按1万元标准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无分期安家补贴。往届生:新引进到我区用人单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的毕业7年以内的非应届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经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国(境)外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留学回国人员、外国人才。补贴为一次性生活补贴。具体标准为:博士研究生5万元、硕士研究生3万元、本科毕业生1万元。人次认定:企业和其他组织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才,可认定为余杭区F类人才,可申请租赁补贴,租赁补贴标准为E类人才(博士)2500元/月,F类人才(硕士)1600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