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以为我还在20岁那年…可其实到今年夏天我就22岁了。
已经22岁的我,对于生活越来越有目标,但总力不从心;已经22岁的我,对未来越来越有规划;但总觉得时间不够。
如果真的还是20岁,我会怎么做呢?20岁那个生日前一个月,我结束了一段将近四年的恋爱,想着重新开始一段更美妙的生活,20岁那年冬天,我开始了心的恋情。如果从那个时候重新开始,我不会再放弃考研;在那个时候不好高骛远,也就不会有在考研报名时的弃考。如果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存钱,到现在应该也点小积蓄,不必在疫情期间担心各种即将用完的生活必需品得不到补充。如果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会坚持做完那个研究项目,而不是考虑太多。
但是一切都不会重新来过,我最希望改变的这三件事从现在开始也一点不晚。那时的好高骛远至少让我花了两年时间认清了自己的实力,可以重新挑选更适合的院校;人家三四十岁的人,不也照样考研嘛?那时的不知节俭,不正好让自己在这段时间里,能够更清楚地知道哪些才是真正的必需品,哪些是平日里不该买的;在以后的每一天都精打细算,把钱花在正处。那时候没有完成的科研项目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教训:任何事不论喜欢与否,既然选择了开始,就应该做到最后,并且争取做到最好。现在在做毕业论文准备毕业,也应该努力吧毕业论文做好,争取做一篇优秀论文。
其实现在即将毕业的我有很多担心的问题,毕业论文,工作,考研,结婚,房子,孩子。
但是我应该一件事一件事地好好完成,不是嘛?目前重中之重是毕业论文,其次是工作,然后是考研。所以,重心放在论文上,尽早完成论文,平时刷题,做教师招聘的试卷,看书,看考研教材。有应届生的头号会比较好找工作,但因为我还想考研,所以在找工作签合同时,一定要看清合同。等论文写完以后,至少可以安心备考三个月。如果找不到工作,就继续考研;可以找到工作就一边工作,一边备考。鉴于这方面的考虑,所以我现在需要好好稳固基础,这样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做的事只是刷题就不会耗费更多的精力了。
我其实骨子里一直都是有点自视清高的,所以我一定要考研,也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我没办法接受自己不够优秀就嫁人了,我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就需要自己足够优秀。特别是考虑到以后小宝宝的教育问题,我认为我需要从现在开始做好以后孩子的榜样。不能够我自己不爱学习却要求孩子们爱学习,不能够自己不优秀却要求孩子们多优秀。我需要自己先变优秀,才能要求别人怎么样。一直很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这句话一直督促着我在过去,现在,未来不够强大时不对别人评头论足,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哪怕我已经22岁了,哪怕我不再是20岁,我也仍然拥有20岁时的那股冲劲。我相信我自己,我能活得比20岁更精彩!
我给自己5年时间,在这五年里做到以下事情:
1.考上研究生,
2.研究生顺利毕业,
3.存够一个房子的首付,
4.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5.找到一份稳定、如意的工作。
希望那时的生活在还了房贷后依然能不低于自己现在的需求。对了,还房贷时间不超过5年。
现如今很多的90后已经踏入职场,每个90后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期待,很多的HR都不太了解这群90后的职场特点及特征分析,90后是一群新生力量,我们需要了解90后的职场特点及特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相关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当职场遭遇?90后?新人个性张扬,拒绝平庸,特立独行,表现欲强?这些已成为?90后?的标签。?90后?既要彰显个性,也要群体认同。他们注重圈子,是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组圈也不再囿于地理位置,因为这是网络时代。一份?90后?的简历上,特长栏里写着?善于讲冷笑话;善于观测星空;会跳国标舞?。这恐怕是?前辈?们在撰写简历时所无法想象的。
喜欢比待遇更加的重要首批?90后?大学生即将步入职场,他们的就业观也日渐浮现,记者在大会现场随机调查了百名毕业生,发现?90后?的集体特色就是?要钱更要闲?,对于薪酬预期均在3000元左右,而带有加班、夜班、无固定双休日等字样的工作岗位很少受到他们的青睐。学旅游管理的汪同学告诉记者,此前她在旅行社实习了两个月,虽然全国各地到处跑,但是太辛苦,没有自己的时间,?想找份稳定的工作,我要选择文员而不做导游,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该休息就要休息。?汪同学还用一句港剧中的经典台词来形容自己的找工作标准,?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
看重发展前景和培训机会应届生求职的话题每年都在说,但是这个初夏,一位名叫李一舟的清华博士生让求职市场为之一振,他在某节目中为SOHO中国、东方风行、搜狗、360等等很多企业进行一番挑刺,指出他们的软肋,让老板们很尴尬,但也得到老板们的青睐。抛开这个节目作秀成份不说,同样是毕业生,李一舟是怎么做的,他的成绩确实对其他求职者有帮助。记者了解到,90后已经开始进入职场,他们在就业问题上和当初80后进入职场不一样,大部分90后并不把第一份薪水有多少放在心上,他们更看重发展前景和培训机会。
专家建议:?90后?切不可好高鹜远学技术,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很重要。他们这一代人更注重自身发展,他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比较茫然,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他们都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吃苦能力较差。建议大家在工作岗位上切不可好高鹜远,心浮气躁,对待工作要抱以持之以恒的态度。?
90后员工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心中的痛,觉得他们过于自我且不听劝谕,连沟通都有极大难度,更勿论日常管理了。其实,90后员工绝非平常人想象中那样一塌糊涂,相反,在市场竞争极度强调创新的今天,这个群体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HR,一定要研究下90后职场人的心理。
?90后?的烦恼:2012年被称为?90后入职元年?,意思是按常规入学就读时间计算,1990年出生的人在2012年将作为应届生正式步入职场。毕业论文完成后,90后的同学们就将告别学生身份。在年前已经拿到offer的部分同学,上个月开始已陆续进入公司实习培训。初涉职场,新人?步步惊心?。现在,有人为选择哪家企业而举棋不定,有人为如何与领导相处而头疼,还有人面对公司内的派系斗争不知所措。对于90后的新人,如何更好地融入职场,安稳度过3个月的考验期?记者走近职场新人,讲述90入职那点事儿。
初入职场关系难处,让提意见说是不说?上周,领导开部门会,讨论一个项目方案,说是考虑很久,但还是希望大家对方案能多提提意见。同事们逐一发言,所有人都在说,方案很完美。馒头(化名)翻看后,却敏锐地发觉,在资金合作方面存在漏洞,算下来自己公司是吃亏的,心里窃喜,自己终于有了表现机会。轮到自己发言,便直接指出,并发表了意见。会议室安静片刻,领导笑笑说,意见不错,他回去再想想。虽然觉得不对劲儿,馒头也没多想。几天后,才从其他人那里得知,合作企业是领导的亲戚,关系不错的大哥骂她缺心眼。
专家建议:?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职场新人,思维敏捷,个性鲜明,突出自我。但职场与校园不同,职场有职场的规则。作为职场人,只有遵循职场规则,尊重企业文化,融入团队氛围,才能在职场中不掉队。个性张扬,是90后较突出的特点。在与领导相处中,个性太突出,太强调自我,将会给领导留下傲慢、不可深度培养的印象。如在团队聚餐中,领导的要求不算过分的话,不妨放下自己的底线和坚持,给领导一个台阶,或转移话题,让领导不至于陷入尴尬。如在工作中,发现领导有问题,不要当众与领导正面冲突,可以采取迂回战术,与领导的领导沟通,如果你的建议是合理的,对公司有益的话,公司一定会采纳。
?90后?员工的特点分析?90后?是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与上几个年代的人相比,他们大多具有如下特点:
1、心理承受力差
?90后?是在父母亲人万般宠爱甚至是溺爱下长大的一代。他们大多没有经济的困扰和生活的压力,而这部分率先步入工作舞台的?90后? 多数来自人们眼中?差等生?多的中高职学校,在学习上没有经历过考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等的压力和竞争,就业时面对的又是目前蓝领工人稀缺的大环境,加上我国一些中高职学校为扩大招生而采取的?免试入学包分配?政策,又使他们无法体验求职失败的滋味。挫折教育的缺失,物质条件的优越,家庭的过分娇宠,导致?90后?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在工作中极容易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产生情绪,而一路在顺境中走上职场的这些?90后?,其正视问题、迎战困难的勇气也远远低于上几代人。
2、缺少理想和信仰
很多?90后?员工处于一种精神迷茫状态,他们既没有形成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又没有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同那些将工作当作事业、下班后仍能够刻苦钻研、不断充实自己的前几个年代的同事相比,很多?90后?员工仅仅把工作看作是离开学校的必然归宿。相对于薪酬的高低,他们更在乎的是工作是否开心,工作环境是否舒服。他们不愿意做踏踏实实的老黄牛,更不愿意做勤勤恳恳的工作狂,他们愿意选择工作并玩着的生活方式。
3、棱角突出、个性张扬
?90后?员工大多没有兄弟姐妹,很多?90后?更是远离家乡到外面求学工作,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有着尖锐的棱角,张扬的个性,自信又自私,敏感又脆弱,因为没有亲人在身旁,他们的内心会较为空虚,如果交友不当,很容易做出消极颓废的事情。这部分率先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大多在读书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突出而得不到重视和偏爱,于是会选择穿奇装异服、调皮捣蛋等行为来引起周围人的关注,以寻求心理平衡。他们有可能在步入职场后因无法在工作上做到出类拔萃而故伎重演,通过另类的行为去表现自己,以期获得领导同事的注意。
4、职业素质偏差
很多?90后?员工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不能够以大局为重,总是考虑自己在先。不管工作任务多紧急,只要自己不高兴或者有事就请假不来,找各种理由逃避加班,而且经常迟到、早退,甚至说辞职马上辞职,有的还会在走前搞点破坏或者卷走企业资料。还有的?90后?自视清高,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工作既没效率也没质量,却总有理由、总找借口,总觉得自己被企业?大材小用?。
90后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员工如果对工作有了不满的情绪,一般有四类消极反应:离职、降低职务内绩效(如消极应付、降低工作质量、怠工等)、降低职务外绩效(包括承担职责范围外的义务、加班、对同事产生负面影响等)和反组织反社会行为(包括打击报复、偷窃、攻击等)。目前,企业员工忠诚的缺失已经越发明显。90后员工在工作中很难保持极高的热情,不能满足企业要求,90后员工不再对组织无条件的奉献和忠诚。这种种迹象表明,90后员工忠诚度降低甚至滑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
1、高流动率。近年来,所有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即员工的流动性增加。跳槽现象主要源于员工忠诚度的滑坡。2012年6月以来,大批90后毕业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随之?闪辞?、?闪辞族?等新字眼也频繁出现在网上,成为网络热门词语。在智联招聘推出的2012年职场人跳槽调查的19480份有效问卷中,已有29.93%的人完成了跳槽计划,相比2011年(22.30%)有所增长。另外,2012年9月以来已跳槽或者有跳槽想法的职场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7.89%。智联招聘调查显示,90后职场新人在入职1?2个月跳槽的比例最高,有的甚至干不到一个星期就离职,跳槽活跃度显而易见。这些90后职场新人成为不折不扣的?闪辞族?。[5]《2012中国薪酬白皮书》的调研数据也显示,80、90后员工作为职场新生代,离职率超过30%,高出平均水平5%。负责此项调查的人力资源专家透露,作为职场新生代的90后实际频繁离职的比例更高。如何管理好90后员工?闪辞?,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是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面对的难题。
2、低士气。士气低落,主要因为责任心差,缺乏激情,缺乏主动性。许多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工作不再保持极高热情,士气低落,缺乏为企业付出智慧和努力的奉献精神。
3、团队意识淡薄。相对于其他年代的老员工,90后员工的奉献精神不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90后员工基本为独生子女,父母以及祖辈的疼爱形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遇到困难时喜欢推卸责任、担当意识较差,往往给人不合群的印象。 4、心理契约不协调。心理契约不协调主要表现为90后员工与组织对雇佣契约的理解不一致,缺乏信任,缺乏沟通,冲突不断。
5、心理契约关系破裂频繁。心理契约关系破裂频繁主要表现为90后员工感觉到心理契约遭破坏,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和行为表现。[1]
求职渠道靠网络,社会网络首当先
?90后?大学生是网络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网络对他们的求职行为和就业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90后?大学生更善于运用网络求职,获取就业信息,如微博、QQ群、飞信、博客、人人网、校园网、邮件等,通过人与人的信息传递及时了解就业信息,高效便捷。
还有一种网络称为?社会网络?,指社会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通过社会网络人们获得了使用关系的机会。在各种求职渠道中,?90后?大学生最看重社会关系网络,因为他们亲身感受了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和大学生就业竞争的激烈性,他们感到通过家人、朋友等社会关系网络寻求工作更易在激烈的竞争中求职成功。
就业理想更理性,就业目标更务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90后?大学生的就业理想和就业目标越来越理性和务实。他们能够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并根据自身实际客观地调整就业理想。他们注重薪酬福利,注重假期休闲,注重工作生活平衡,注重发展机会,趋向于给自己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工作,就业心态也更加务实。他们的理性就业观如一盏明灯,正确指引着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使他们在纷繁复杂,充满变幻,充满挑战的社会竞争中更加坚定、自信、从容和充实。
求职就业倾自主,勇于创业成趋势
伴随着网络的成长,?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快捷,知识面广,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远远超越了?80后?。信息量的极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使得他们思维灵活,敢于创新,对就业有想法有主见有创意。他们不愿平平淡淡工作,更愿意凭着自己的个性开辟一番新天地。
此外,国家和社会也提倡大学生创业,鼓励、支持和扶持大学生创业,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环境。再者,受市场经济的熏陶,?90后?大学生的经商观念和经商经历都比较早,这对他们后来的自主创业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认为,比才华更重要的是踏实肯干的态度和脚踏实地的决心。
因为,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和环境中,很多人步履匆匆的追求前方的目标,少了笃定与踏实;我们目标宏大、志向高远,却不屑于做很多平常的小事。
身边能力强的人很多,但为什么有人奋发向上、有人庸碌无趣?就是因为有人太“精明”了。
“精明”的生活方式与态度使我们的很多能力退化:有了网络,我们失去了去图书馆在书海中索引检索资料的能力;本来需要花大量功夫背诵默记的段落,在搜索栏内轻飘飘地打几个字就全出来了,直接引用就好,还有谁再肯认真去用心看用心记?
超市冰柜里琳琅满目的速冻饺子种类繁多,谁还会兴师动众地和面伴馅儿擀皮包饺子?或者,当我们在职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后,没有了初入职场时的青涩与冲劲,干脆也就默认自己很满足这种“老婆孩子热炕头”、精打细算的小日子,日复一日地过完这一生,变成自己曾经憎恶过的中年人的样子??
但是,哪一个宏大的目标,不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走出来的呢?
鸿篇巨制写成之前,是多少个孤灯冷夜中孜孜不倦的笔耕不辍;宏图大志可以有,但做好手头的每件小事更重要。
因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本成功学畅销书和一场充满激情的励志演讲并不能保证我们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平凡而琐碎的工作,并将它做专、做好。?
很多工作在入行之初都要开展忠诚、责任、担当之类的信仰教育,我的行业也是;我也曾经抱着一腔热血入行,梦想快意恩仇与惊心动魄。但是,现实生活中,每日的工作却往往充满着平凡和琐碎:可能只是一场家长里短的纠纷后去苦口婆心的居间调和;也可能只是万家灯火团圆夜里街头巷尾的寂寞守候。所以,我们不求每时每刻都惊心动魄屡立奇功,只求认真做好自己平凡而细小的岗位上的每件小事。?
因为,从理想的云端到脚下的石子,貌似很远,其实很近,只要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朝着理想的方向;
希望d对题主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