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
企业合理避税的方法: 1、合理利用免税政策; 2、合理利用减税政; 3、合理利用退税政策; 4、合理利用税收扣除政策; 5、合理利用税率差异进行纳税筹划。
法律客观: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三条规定: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其根本原因在于,合理的避税行为需要单位能量和物质资源。
“合理避税”是指纳税人在遵照税法、依法纳税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方式规避纳税义务,降低税负。“合理避税”并不等于“偷税漏税”,而是一种正常的、合法的行为。
合理避税和偷税漏税的区别是什么?
1、法律效应不同:避税合法,不犯法,偷税漏税是不合法的,是违法犯罪行为;
2、目的不同:避税旨在通过规避、减少或延迟纳税来减轻税务负担;而偷税漏税指的是使用伪造,变造,隐藏,擅自销毁账本、记账方式,在账本上虚列收入,以及以虚假申报方式不缴纳或者少缴纳应纳税所得额;
3、手段不同:避税是指利用税法中的缺陷和漏洞合理避税,而逃税则是指不遵守税收法规;
4、含义不同:避税是指纳税人在合法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来规避、减少或延迟其纳税义务的行为,而偷税是指纳税人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或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等手段,在账簿上多列、少列收入,或采用虚假申报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税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