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篇文章挺火的,名叫《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
原文很长,差不多两万字,我想了想,还是把链接放这里吧,不过我不怎推荐你阅读,原文并没什么营养,看了很浪费时间,而且我的正文里,会有详细分析,所以不用阅读原文,你也能看懂本文在说什么。
《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
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就是总结了一个北大女生从实习到找到工作全部心路历程,有大量的个人细节和个人感悟,长达接近两万字。
这篇文章真的是非常典型的应届生求职折腾案例。充分暴露出来应届生无论优秀与否都有的通病:
职业感弱,学生气重。
应届生有这样的情绪,写出这样的文章是很正常的。有这样的经历,会慢慢消化成经验,当有了足够的经验,就能更平淡地看待这些经历,更好地面对未来——这就是成长。
全文两万字,因为情绪化的语言实在是太多,没营养。我速读了下,作者的经历大致如下:
16年9月8日,在深圳的腾讯(鹅厂)实习俩月,离职。
与此同时,男朋友拿到了网易游戏的offer,为了爱情远赴杭州。
9月初,校招开始,在杭州准备校招,但没自己看得上的公司。秋招季,投了60多份简历,没几个自己喜欢的。
最爱的网易游戏品牌管培生,一路杀到终面然后失败,接着是一长串的人生感悟。
10月继续找工作。
11月拿到了浙商银行总行offer,这个可怜的公司在文章里被黑出翔。
今年7月,正式毕业,在杭州入职浙商银行总行。
两个月后,离职,入职网易,做游戏营销,开始了新生活。
大概就这么点简单的经历,全文接近两万字。内容大多只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及挣扎,然而这样一篇文章竟然成了爆文。有意思的是在朋友圈看到的基本为两级分化,一方觉得作者说得很对,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并表示身同感受;另外一方则表示作者太过矫情,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赞同方
反对方:
转发,点赞,打赏,感动,感慨,认为它说出了自己心声的,基本都是还没毕业或者刚入职的年轻人,
认为过于矫情,甚至持嘲讽态度的,基本都是工作经验在两年以上的职场人。
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突然爆火?凑齐了名校,求职,金融,互联网,毕业分手,还有各种小资标签,想不火都很难。
但此文的宣传导向可能会误导无数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即辞职,哪有那么容易再找到一份你理想中的职位?在应届毕业生的黄金秋、春招季节都未能如愿,在已毕业但毫无工作经验的社招就能发光发热?
这篇文章无疑是有毒的,而且是毒性非常大的,但是用嘲讽的态度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下面毕老师通过理智的思考以及自身的经验,给正准备秋招的童鞋们一些过来人的建议,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0?1
对自己向往的职位只是一时狂热
作者从头到尾一直表达想进的互联网行业,其中喜欢的公司是网易游戏和腾讯游戏——
其中,我最想去的,唯一一个给我发offer我会想也不想毫不犹豫地签下来的,就是网易游戏的品牌管理培训生了。
游戏营销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比传统行业的marketing少了很多拘束,玩法非常多。
我为这个机会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准备。
可以确定地说,我整个秋招季投过的所有公司,我为他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加在一起都没有网易游戏品牌管培生那么多。
我看遍了笔经面经,对面试的流程与套路了如指掌。
我通过种种办法加到了若干往年面试者以及成功入职的前辈的微信,向每个人求教经验。
我买了品牌营销相关书籍共七本,边看边做笔记,全部刷完。
由于不是硬核玩家,我在游戏方面的知识有欠缺,我男朋友作为我身边的游戏从业者,为我精心编写游戏知识相关的参考资料两万多字。
初面:面试题给了一些市场资料与数据,需要讨论出游戏的推广方案。我是一个没什么强势气场的人,为了在群面中争取到足够的表现度,我按照我之前所设想的率先破冰,提出讨论框架,最后基本成为实质上的Leader,圆满完成讨论。走出面试的房间时,我松了口气,我一直对群面有恐惧心理,但至少这次,基本可以确认如果不是面官有什么特殊嗜好(划掉)的话,应该稳了。
总的来说,跟游戏有关的干货内容,基本就这么多。
那么试问一下:一个不是游戏硬核玩家,甚至可能不喜欢玩游戏的人,一个在游戏领域的知识非常欠缺的人,宣称:游戏营销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领域,比传统行业的marketing少了很多拘束,玩法非常多。
这是不是非常讽刺?
一般游戏公司,先不论专业能力和相关经验经历,对游戏的热爱是最基本要求。之前就和童鞋与我分享过这样的一故事,说她去面试一游戏公司,在大家学历都差不多的情况下,HR还会考虑你对游戏的热爱程度。面试时HR问她——“你玩了我们家游戏有多久了?”她回复八年。后来她成功被录用了。她表示虽然游戏公司工作累,但这是她喜欢的工作,每天还是过得很充实。
对比作者缺乏玩游戏的兴趣和游戏工作的相关经验,你是HR会选择哪一位?
在进入社会后,并不是说你喜欢这样的工作,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的。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兴趣与一腔鸡血,在乎的只会是你的能力以及你是否适合应聘的岗位。
人才选拔不是“我很优秀,我没犯错”→“我会成”这样的逻辑性事件。我无数次对求职者说过,你们会因为单纯的优秀通过初筛得到面试机会,但你们只会因为“合适”通过面试。面试淘汰说明了“不合适”这个结果,对方是专业的HR,是作出了专业的综合判断的。
02
简历并不是越多页就能说明你越厉害
作者在面试时候的表现,是这样的:
我带过来的除了简历还有一份图文并茂彩打四页纸的材料,汇总了我的校园网红经历、红极一时的在线文字游戏XX制作经历、微信自媒体经历、知乎小V经历,我觉得其中会有很多可问可聊的。
可是,面试官只翻开了一下,看到XX的截图,问了一个问题而已。至少在面试期间,他并没有看其他几页上的内容。
在HR们看来,简历上的内容大凡可分为四个等级:
普通的应届生往往是第一种,罗列一通自己拿到的各种小奖,恨不得连街道歌唱比赛三等奖都写上;
厉害的应届生或职场新人往往是第二种,能够用“我击败了80%的用户”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老练的职场人往往是第三种,他们知道“我做过什么”不重要,“我做的东西很厉害”才重要;
真正的大牛是第四种,他们的简历往往只要一页纸。
童鞋们在做简历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研究自己应聘的岗位,针对性的表达出自己适合要应聘的岗位。之前我也说过关于如何写简历的文章——《这才是HR最想看到的简历!!!》里面的内容大家可以仔细看下,我就不多说了。
03
少点矫情与自我优越感
作者几次被否定、被拒绝写得如此纠结,这不是求职路上家常便饭么?何必如此说来哉?
现在不少实习生有个通病:对于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可以滔滔不绝,有很多很明确的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也没有具体的行动;对于很多岗位要么嫌弃薪水低,要么嫌弃没技术含量.....
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海里想起了很多人不一样的身影:
他们有些拿着二本文凭,在人力市场里一遍遍发自己会被当面扔掉的简历;
他们有些是连初试资格都没有的,为了霸面从杭州来到深圳;
他们有些从大二开始准备前端面试题,大四一战成名。
我很讨厌微博上的一些言论,就是当你说一个演员演得不好或者一个歌手歌唱的实在难听的时候,底下一堆脑残粉喊着骂着,你闭嘴,你知道我家爱豆有多努力吗!?
我觉得职场有一点跟大学还是挺像的,都是一个看重成果的地方:你不是说你学习特别刻苦认真么?那就考一个高分出来看看;你不是说你天天加班鞠躬尽瘁么?那就把这个项目办好。
这里面的逻辑其实都是相同的,要想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你就要通过考试,因为老师不会跟着你,以你学习的辛苦程度作为评分的依据;职场也一样,你别老是跟你的leader说你有多了解这个产品,要是真了解要做一个presentation出来看看。没人会在乎你有多辛苦,而是在乎那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量化的成绩或者结果。
作为刚刚毕业出来的应届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你有多大的才华才能撑起你多大的野心。
很多童鞋刚出来找工作都是满怀自信的,可是稍微碰到点挫折,就会抱怨hr为什么不要我、为什么就业形势不好等。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发现其实每年都会被说是“最难求职季”,所以关键还是看童鞋们自身的努力与能力。校招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一定的耐心。
在遇到不顺的时候发发牢骚也很正常,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感触,有时候我们也会发个朋友圈写个小酸文感动下当下的自己。
18岁的时候高考失利,觉得天要塌了,这是属于那个年纪的限制。
20岁的时候遇见喜欢的姑娘,天天患得患失自怨自艾,表白被拒绝后觉得整个人生失去意义,这是属于那个年纪的惶恐。
22岁毕业的时候,把实习校招找工作作为近几年都重要的事儿对待,一点小风吹草动都能心中一片波澜,也是属于当下的情绪。
“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也就不存在完全的感同身受,正因为我们没办法体会到别人内心的感受,在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和感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抱有一定程度的宽容和谅解。”
最后希望童鞋们在校招这条不归路上越挫越勇,早日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
去年,欧阳娜娜入职阿里,成为阿里新势力造型合伙人的消息就引发了热议。
近日,欧阳娜娜又宣布,目前被网易有道录用,成为网易有道词典代言人,还分享了 面试网易的视频。
虽然这只是一则广告,但这个视频中面试官问的问题,让人大呼“真实”!
“你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你为什么想要应聘这个职位?”
“你之前对这个产品有什么了解吗?”
“你觉得自己可以胜任这份工作吗?”
“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们的吗?”
……
这些问题,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简直是每场面试必考题型啊!
但从欧阳娜娜身上,我却看到了很多应届生在求职时都会踩的雷……
当然在视频中,入职阿里一年,深谙互联网套路的欧阳娜娜,从善如流地回答了面试问题,还甩了一套阿里黑话。
网友直呼:“秀我一脸,这没有阿里P8我都不信!”
但在现实中,如果你不是像欧阳娜娜这样,自带流量,还具有国民度的女明星,建议千万不要被视频中的回答误导了!
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复盘一下欧阳娜娜这场面试。
面试前准备:拆解岗位JD
首先,在面试前,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研读一下招聘要求。
这是欧阳娜娜面试岗位的招聘要求,看起来挺简单的,只要求了学历、从业经验、声音条件和工作量,看起来很简单嘛!
但实际上,大厂的招聘,似乎都是这样,看上去都要求不高,甚至显得平易近人……
比如下面的岗位要求,就是真实的网易校招中市场营销岗位的要求,看上去除了规定学历以外,别的都不是什么硬性条件啊!
结果实际情况是啥呢?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所以在面试前做功课,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
一定要针对JD上的每一项要求去梳理自己是否有相关经历和事例可以证明。
比如第2条:“熟悉营销策划及实施的相关流程”这一条,如何证明呢?
一般面试大厂岗位,实习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有一份市场营销相关的实习经历,便可以直接简单讲述自己曾在xx公司做市场营销的实习生,主要负责xx项目的营销工作,参与了其中xx环节,从中收获了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等。
如果没有相关实习 , 还未毕业的同学 可以考虑去找一份和岗位相关的实习经历,这样可以完美对标毕业时求职的目标岗位。
如果你已经毕业了 ,那么如果曾经在学校学习过市场营销相关的课程,做过相关的 社会 实践,也可以将其优化后展示出来。
第3条: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工作责任心。
这可以从你往期实习或者在校团队合作中去挖掘,你是如何在团队遇到困难时,沟通协调,发挥自己的责任心推进整个项目的。
第4条:扎实的文字功底,熟悉各个新媒体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会使用PS,Premiere等软件。
针对这一条,可以讲自己写作是否获奖,刊登过报刊杂志,或者曾在平台发布过自己的文章,具体的浏览量、点赞数是多少。最好是自己能有相关的新媒体账号,做一个KOL, 亮眼的数据 是一定要列出来的。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吧”
在视频中,欧阳娜娜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年龄,毕业院校,然后说了一下兴趣爱好。
但其实,这是一份不合格的自我介绍。
因为这里面信息量太少了,而其中提到的兴趣爱好,和岗位JD上的要求并不相关。在真实的面试场景中,很难引起面试官的兴趣。
首先,自我介绍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4分钟,其中可以包含的信息有:
1、自己的姓名、毕业院校、专业情况
2、对求职岗位的理解和兴趣,讲一讲自己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这个岗位,并为此做了哪些学习
3、讲一讲岗位相关的一两件亮点经历,最后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为什么会想要应聘这个职位呢?”
以下是欧阳娜娜的回答:
这里,欧阳娜娜主要讲了对岗位工作的理解,和自己的兴趣,表示这份工作能带给自己成就感,但这样的答案在真实的面试场景中也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在之前《我和我的经纪人》中,欧阳娜娜也曾经面试杨天真公司的 时尚 部实习生。
里面部门总监问她,为什么想来应聘这个岗位?
欧阳娜娜很随意地说,就是因为兴趣,自己很喜欢服装搭配。
严厉的总监默默翻了一个白眼,表示:“太多实习生都说对这个岗位感兴趣,但当问到她们到底为此付出了什么,对方却答不上来。”
这里建议大家用4why模板来回答:
1、为什么是这个行业?可以提到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格局,自己的热爱等;
2、为什么是这家公司?包括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行业地位,公司愿景等;
3、为什么是这个岗位?需要提到自己的相关经验,对岗位的理解和热爱;
4、为什么对方要选择你?就要重点说说自己的优势,能力以及和岗位的匹配度。
你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什么了解吗?
当面试官问到这个问题时,欧阳娜娜只回答了两句话:
这基本上也是一个面试必问的问题,但这个回答显然不太有诚意,也不能让面试官对你有更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能说出别的候选人没有说出的点,显示你为此做了很多功课,对这个职位足够热情,面试官是会给你加分的。
建议你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做功课:
1、浏览公司网站和全部页面,了解他们是如何宣传自己的产品的,是什么风格,公司近几年的愿景/战略是什么?你要申请的职位处于他们战略目标的哪个点位上?
2、查看公司近期的所有招聘岗位,看看公司哪些部门在扩招,哪些部门在缩减;
3、搜索第三方机构发表的内容,比如媒体新闻,行业报告等;
4、最好亲身体验一遍相关的产品以及其同类竞品,分析其优势劣势以及可改进的地方。
甚至在面试前做一份分析报告给到面试官,也是可以加分的哦!
你为什么能够胜任这份工作?
当面试官问到:“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你觉得你自己能够适应这样一份工作吗?”
欧阳娜娜在视频中甩出了大量术语,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为了更好地对齐本次专案的需求,并找到合适的打法,先聚焦产品本身,然后逐步打透目标用户,以自身现有资源作为抓手,串联相关生态打造业务的闭环,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沉淀可行的方法论,并最终实现反哺,为有道词典品牌形象赋能。”
在视频中,欧阳娜娜可以玩梗,但我们在面试中却不适合这样回答。
因为全是空洞的套话,完全没有实质性可落地的内容。
如果你这样回答,面试官一定会追问你:
“你说的目标用户是怎样的用户?特征是什么?”
“逐步打透是如何打透?具体有哪些措施?”
“现有资源有哪些?”
“打造业务闭环,到底怎么打造?”
“沉淀的方法论是什么?”
……
如果这些你回答不上来,那么面试官很容易给你扣分。
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不需要这样“高大上”,而是可以更加务实一点。
答案可以拆分为3个部分去解答:
1、我具有相关的经验(实习经验,实践经验,课程学习等);
2、我具有相关的能力(我曾经因为这样的能力获得了哪些成功);
3、我具有充分的动力(从对行业、岗位的热爱和自身职业规划的角度来描述)。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的吗?
最后,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我们的吗?“
欧阳娜娜直接甩出经典问题:“这边的岗位是P几?”
只能说不愧是从阿里出来的,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但我还是要说一句,除非你是欧阳娜娜本人,否则千万别学她!
其实面试,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最后你向面试官提问,是你的权利,不用表现得很卑微。
但是呢, 毕竟时间有限,所以尽量能挑你最关心的重点问题来询问。
从面试官的回答和态度中,我们也可以反向评估:这个领导态度是否真诚,言行举止是否有亲和力?如果一家公司的面试官摆出高高在上的模样,或者对你冷嘲热讽,表现出不尊重的态度,那么不管这家公司有多知名,都劝你慎重考虑。
当然,你可以借鉴欧阳娜娜的角度,从岗位出发。
询问一下这个岗位实际要做的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公司的组织架构、晋升机制等,表达你想要在这个公司长久工作的意愿,也侧面了解目前应聘的岗位是不是公司的核心部门,会不会以后有被裁员的风险。
你也可以问公司目前有哪些发展规划,看看公司更看重哪些业务的发展。
一方面,这能展示出你是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人,另一方面,也能知道你的这个岗位以后在公司会不会受到重视。
除此之外,还可以问一问部门的工作氛围,领导风格等,或者是面试官的个人职业经历,对一些行业现象的看法。
最后给大家避一下雷,这是很多同学都容易犯的错:
1、这个岗位薪资是多少?
可不可以问,可以问,但是按照公司的招聘流程,面试官可能也不太知道能给你多少薪资。谈薪资的环节一般是发生在你被录取后。
2、公司加班多吗?
可不可以问,也可以问,因为加班多不多一定是每个打工人最关注的问题。但是如果在面试的时候问这个问题,会浪费掉宝贵的机会,也会显得格局太小。公司加班多不多,福利如何这样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网上搜索,或者询问内部人员来获取信息。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像欧阳娜娜一样,收获理想offer~
@图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