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布→ 登录 注册 退出

应届生实力不够(2020年毕业有多难)

发布时间:2024-03-15

点击量:

首先,我想告诉广大毕业生的是,面临就业不可心存侥幸、要做好充分准备。

我用自身亲历的案例做个说明。我MBA毕业后去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行——中金公司。领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招募新人。无论本科、研究生,我们都只去国内最top的5家顶尖儿院校选拔;我们也接收留学国外的应届生,当然也必须是名校。做了几场校招说明会,之后收到简历近万份,那不是百里挑一,是几百人挑一,当年中金招聘的毕业生不到20人。

有两个人给我留下较深刻印象,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

先说正面的吧,小伙子毕业于国内最好的两所大学之一,金融专业出身,招聘考试成绩尚可、面试这关不够突出,形象普通了些、沟通表达不够流畅、给人印象不够自信。这轮就没选上。他得知结果后,发邮件给我,希望再给一次机会,哪怕做temp(临时合同员工)。我跟他申请的部门负责人沟通,把备选的人又缕了一遍。负责人在美国金融机构干过,国外金融博士,眼儿高,没有人入他法眼,这个学生的执着给我们留下印象,加上名校毕业,又主动放下身段,最终我们商量后给了他一个temp的机会。小伙子干的不错,经过历练和做出的成绩,一年后转为正式成员。

负面的这位申请人,跟上一位是校友,本不在面试名单上。他电话、邮件一通轰炸,说那段时间学校安排他去台湾做交流,完美错过递交材料,恳请我给一次机会。职场多年,我一直比较珍惜人才,不愿放过一个候选人。我“利用”职权,给他开了“后门”,允许他提交简历。他快速寄过来了。我们都是有统一模版的。收到阅后,我准备放到“备选”这摞里。真是鬼使神差——边上的另一摞是被淘汰的简历。我下意识的扫了一眼,最上面的居然就是这个声称“错过”申请的名校生。我翻开看,他不但申请了,还考了试,没有达到中金的合格线……第二天,这位学生打电话给我,问是否收到材料?我淡淡地回了一句,“你好像是应该考过试了”。对方放下了电话,再也没有打扰我。

从这个负面的真实案例,我告诉大家,规范的企业重视什么?首先是诚信。金融行业是高工资、也是高要求,这个行业离钱太近,从业人员又很聪明,一不留神就容易打“擦边球”,轻则自身受损,重则牵连公司。

一个人能力不行,可以去提高;知识不够,可以去学习;可是如果德行不够,规范的企业是万万不能把你招进来的。?

今年就业形势难度远大于往年。

我分析主要原因就两条。一是多年的大学扩招,每年的毕业生都在累计增长,就是供给侧在不断增加;二是招聘岗位大大减少,作为吸纳就业主力军的中小企业,恰是此次新冠疫情的重灾区,壮士断腕,自身难保,需求侧大幅萎缩!

危机之下,我建议大学生们树立两个心,一是信心,二是恒心。

“信心是最珍贵的”!相信国内疫情会进一步得到很好控制,相信国内的生产生活会率先国外恢复正常、复产复工复商等有序进行,相信随着国内外疫苗等抗疫措施加紧实施试验,因疫情压减的市场和工作机会,会逐步反弹。

“恒心是最需必备的”!这场战役不仅仅是与传染病的抗争,它是一场需要我们国家、社会、乃至个人需要系统思考、系统应对、积极准备、做最坏打算的“斗争”!对于我们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而言,我们要做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正式)工作,没有(多少)收入的准备!

但我们并不是被动的!

在准备就业的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利用大学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我们可以系统地梳理一下学科知识体系,分成模块、做出知识点、列举小案例,做出知识普及产品的微课、短视频、短音频或者写成文章。再比如,我们每个人的故乡都有自己的特点、多多少少有一些特产,我们也可以学习带货主播,利用我们聪明的头脑,与父母和其他有生活阅历的人沟通交流,设计场景、布置知识点,一部智能手机,多尝试尝试,说不定就能帮你打开一片小天地……

我们熟知的“荷花”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前29天的准备(铺满荷塘的一半),就没有第30天的荷花满池。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要经历“目标、付出努力、经历过程、适时调整”这四个步骤,我们没见过缺省步骤、跳跃式做事而获得成功的;即便有偶然的成果,那也是侥幸得到的——侥幸得到的,一定会因为实力不够而归还回去。

最后,经历过阅人无数的职场老兵,我这里真诚地祝福广大的大学毕业生们,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每年一到毕业季,就有大量的应届毕业生涌入社会找工作,可是很多情况下,应届生都不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是自己满意的工作,而且很多人就算找到了工作,也是完全和自己专业不相同的工作。为什么工作越来越难找,尤其应届毕业生,这主要还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没有工作经验

我们都知道,现在很多的用人单位招人的时候首要考虑的是你有没有工作经验。一个有工作经验的中专生往往比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还要吃香。因为有了经验,公司就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对你进行培训,有经验的人能够快速地适应这个工作。

二、应届毕业生要求太高

很多刚出社会的大学生理想都很美好,想要找到一个工作轻松、工资又多的工作。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很多工作轻松,工资多的工作是需要一些关系或者是实力的,你没有那个实力又没有关系根本就不可能获得。

三、个人的能力不足

经历过大学生活的人都知道,很多的学生一上大学整个人都会变得松懈。因为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很多人认为大学就可以尽情的玩乐了。逃课、缺课更是成为了许多大学生的日常,然后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再根据老师画的重点来复习。所以,其实很多人对自己专业的技能都不能熟练地掌握。出去找工作,人家一问专业的知识就懵了,所以很多的用人单位都不会想要找这样子的人来工作。

标签:[db:标签]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3331157271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
×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