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焦虑的情绪,但是人们最重要的是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并不能够让自己陷入一个糟糕的状态。人们要将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比较困难的,因此需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不要给自己太大的负担。人们在陷入过度焦虑状态时,只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能力,只是盲目的去找工作,并没有考虑自己的需求。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人们在找工作的时候可以先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自己的人生规划,要考虑一下自己未来将会从事什么职业。不少应届生缺乏经验,在投递简历的时候就不知道如何去写简历,人们需要在网上查阅相关的知识,要将自己的简历完善的更好,要突出自己的特点。人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未来方向在哪里,如果对本专业并不喜欢,就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工作。
如果人们已经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有了心仪的岗位,那么人们就需要为这个岗位付出努力和心血,要考取一些证书,要让自己的实力得到大幅度增长。人们需要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哪里,要对自己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应聘岗位的时候才能够游刃有余。当人们对自己的职业已经有了清晰计划的时候,就可以行动起来,并不能够总是在脑子里想,要贯彻到行动中。
人们在投递简历的时候,也需要了解多个渠道的消息,并不能够只在一个渠道上去发布。如果人们已经收到了面试邀约,就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面试的时候要做到落落大方,要了解一下公司的情况,要预设一下可能会提的问题。同时,人们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比如和朋友一起逛逛街,在聊天的过程中,也可以询问一下朋友的意见。
作为一个刚步入社会的职场新人,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还很迷茫,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选择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去做销售,太苦,去做文员,又不喜欢,曾经在学校天真的以为自己喜欢人力资源,实习期间第一份工作就做起了人事,总算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份offer,兴高采烈的做足了准备,听到可以上班的那一刻,天知道我有多兴奋,想象着自己的未来,怎么想都觉得美啊,然而现实和理想的差别还是很大,我以为的工作会是很丰富而不是单纯的打电话招聘,我以为我以为的就是我以为的吗?想想都觉得好笑,只怪自己年少无知不懂事啊,每天对着电话,再热情的心都会被磨灭,就这样坚持了20天,现在想想我还是很佩服自己的,竟然可以坚持20天,辞职以后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但是问题来了,辞职以后我要干点什么?这是关键问题也是决定性因素。
由于刚出学校资质,阅历还尚浅,所以担心公司因为没经验而不要怎么办,我开始漫无目的的上网投简历,因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适合什么工作所以做什么都觉得一样,而且我还年轻,对,因为年轻我才有很多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来做那可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正因为不知道所以才要多尝试,趁年轻,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才重要。
在忐忑中,我找到了人生转折的第二份工作,运营,虽然担心自己没经验可能会被pass掉,但还是去面试了,一切都很顺利,上司对我的表现也挺满意,刚开始自己就是小白中的小白,什么也不会什么都得学,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同事都很nice,刚开始一切都很懵,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一切与文字有关的我竟然感觉不到无聊,自己还乐在其中,但是,喜欢归喜欢,上司交代的事还是得办滴,由于刚进职场,“规矩”什么都不懂,就比如明明你做一件事上司是知道的,同事却告诉我你要每天像老板报告你今天都干了什么事,做什么都要让老板知道,我心里还在纳闷做了就是做了说出来有必要吗?过程无所谓,结果很重要呢,在我的观念中,我一直觉得找个小公司挺好,没有勾心斗角,公司气氛融洽,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与自然,等真正待过以后才发现,小公司呆久了人会变得安逸,每天做自己的事,不用担心做不完事会挨骂,每个人的职责分工其实没那么明确,一个人干着几个人干的事情,开心吗,有时挺开心,每天悠哉悠哉的上班,轻轻松松等下班,生活多美好,谁不想要这样的生活,人家都说你的付出是和成果成正比的,作为一个应届生,经验没有,能力不知,现在如果选择了这份安逸,那你以后呢?是想继续拿着等同比例的薪水,在一个城市里苟延残喘的生活着,拿着和每年应届一样的工资,你甘心吗?反正我是不甘心。
所以,作为应届毕业生,尽可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趁着年轻,走一些弯路总好过以后走弯路,不要害怕去辞职,该努力的时候努力,该勇敢的时候勇敢,以后的路都是自己选的,选择的每一条路都代表了你这个阶段的态度,趁着年轻,去大公司锻炼,因为那里容不得你悠闲,每一步都很有意义,虽然辛苦,至少你可以学到很多,只有学到得知识和技能才能谈加薪和升值,你希望你以后还是做着一直做的事情吗?年轻的时候都不愿努力,你能怪谁呢?安逸?辛苦?只有找对了兴趣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当有一天你站在你想要的位置时,你还会觉得辛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