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社保是不能恢复应届生身份。
应届毕业生是指,当一名学生进入其教育层次中的最后一学年的时候,这一年当中,该学生为应届毕业生。一般应届毕业生毕业期的一年内都属于应届生身份,与是否缴纳社保无关;高校毕业生与缴纳社保有关,两年择业期内未缴纳社保的毕业生为高校毕业生。
但如果在毕业后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了社保,那么是不算应届毕业生的,因为对于“应届生”,规定是这样的:“国家统一招生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有些地方延长至三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保留在原毕业学校。
有些未保留在学校就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也按照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应届生交社保基数
各地的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的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每年确定一次,且确定以后,一年内不再变动,社保基数申报和调整的时间,一般是在7月。
社保的缴费基数,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用此基数乘以规定的费率,就是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
企业一般以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作为缴费基数,职工个人一般则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在我国,缴费基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的申报,依法对其进行核定。
这种情况要分开讨论,如果考生是毕业之后,参加了工作,有了社保记录,那就不算应届生了,这样就不能以“应届生”身份参加编制考试了,哪怕是一个月也不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在校大学生,从事兼职或者实习工作,公司缴纳过社保,但是在未毕业之前的记录,这类考生,毕业时候,还是属于应届生,不用担心社保问题。
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对“应届生”身份无影响。对于有些同学毕业之际,提前和企业签订了三方协议或者劳动合同的,只要企业没有为你购买社保,就不影响以“应届生”身份报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
不买社保,应届生身份最多保留2年大学毕业两年内,如果考生没有参加工作,或者参加工作了没有缴纳社保,都可以保留应届生身份2年。所以,考生如果立志要进入体制内,那就在这2年内孤注一掷,努力一把,或者提前和工作单位说明情况,暂时不缴纳社保,从事就业工作。
你保留应届生身份的目的是什么?
现在的社会,基本上所有的私企都是认为毕业拿到双证后就可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了,然后帮你解决社保问题。 公务员和事业编考试,国考和某些省份还承认2年择业期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没有交过社保,还属于应届毕业生,是可以报考只限应届生报考的岗位的。 如果你打算考公考事业单位,一定要看好本省的公告,承不承认事业编,如果不承认,那你交不交社保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报考的省份有择业期,那你就要保留应届生身份不交社保不签劳动合同了。 所以,具体要看你为什么保留应届生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