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找工作过程中,除了参加固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以外,更多的会将目光投放在地方人才市场举行的大型招聘会,或者是将精力投放在网络招聘上,当然,也有部分大学生会关注一些知名企业发布的社会招聘,而学校举行的招聘会很多时候都会被大学应届毕业生可以忽略,这种情况在非重点学校更加明显,那么,应届毕业生一定要参加校招吗?在社招中找到的工作会比校招差吗?
首先,应届毕业生如果找非编制内的工作,那么,一定要参加学校招聘会。一方面,能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多少都会有点实力,而且学校本身也会对企业进行一定的筛选确认,避免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招聘中遇到被骗的情况,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对于自己要招聘什么样的职员,本身也有着一定的心理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学校内的应届毕生本身不是差太多,那么,在学校招聘会上都会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
另一方面,参加学校招聘会的企业,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政策性。一般来说,中央国企以及地方国企都会参加学校招聘会,这样做既是为了补充新鲜的人力资源,也是为了完成每年的就业责任,毕竟,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吸纳应届大学生就业是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在校招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待遇、条件都很不错的岗位,这些岗位平时基本上都不会出现,特别是地方国企招聘职员,也只会在校招中出现,而且参加校招的企业基本上都会完成自己的招聘计划。
其次,对于社招来说,企业提供的岗位肯定不会差,但是应聘难度会很大。社招与校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目的不同,社招是为了招聘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精英,而校招则是为了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因此,在社招的时候,好的岗位会很多,但是,岗位的要求也会很高,不但会有对工作技能的要求,还会有对工作经验、主持项目经历的要求,因此,并不是太适合应届毕业生,而且,社招岗位一般没有合适的人员就会一直悬空,校招会有“矮子里面选高个”的情况出现。
最后,对于大学应届毕业生来说,要找工作,重要的核心点还是要放在校招上面。校招的企业真实性不用担心,而且待遇也是比较接近社会实际收入水平的,诸如人力资源市场、网络上招聘,这些招聘的真实性需要自己去甄别,有些待遇虽然看起来很美好,但是,更多的是楦头,仅仅是为了吸引应届生,实际待遇甚至还不如校招企业的待遇,因此,应届生找工作要抓住校招机遇。
厦门应届生人才补贴政策2022。
申请条件
1、具有厦门户口;
2、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超过30周岁;
3、在毕业当年度12月31日前经市组织、人社、教育部门核准人事关系入厦;
4、申请时自引进之日起在厦缴纳社会保险费已满三个月以上(含三个月)并且社会保险关系仍在申报单位。
补贴标准:10000元/人(不超过30周岁)
补贴资金一次性发放至个人提供的本人账户。
特别注意:
1、2021年7月1日起新引进到厦门市辖区范围内企业和市、区(园区)属事业单位(不含参公事业单位)的人才,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每人1万元予以一次性补贴(本地+外地高校都能领);
2、2021年7月1日之前的新引进的人才,符合补贴条件且仍在申请期限内的,按照原有标准执行:厦门本地高校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每人1万元给予一次性补贴(也就是2021年7月1日前引进的外地高校本科毕业生不能领取哦)
申请流程
1、申请:
(1)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应届毕业生生活补贴使用我市现有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申报系统,毕业生向所在用人单位提出申请。
(2)用人单位需审核个人学历、年龄、户口、人事关系、社保缴交时间、申请时限等相关条件,确认无误后,通过市人社局网上办事大厅(单位网厅)中的“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栏目网上提交,申报单位采取网络系统申报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3)具体操作流程:
首次申报的单位需填写“单位基本信息”,并上传带有收款国库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或印花税的银行缴税凭证后上报审核。审核通过后若无变化,新增申报不需要再次填写。
填写申报人才信息,在线打印《新引进人才生活补贴申报表》,并加盖公章后上传系统,完成后点击上报。
2、受理:市人社局、教育局、各区人社局以及园区管委会受理申请。
3、审核:各受理部门按季度汇总审核生活补贴申请。
4、公示:各受理部门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公示。
5、发放:经公示无异议的,各受理部门发放生活补贴。
法律依据
《就业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九条 就业见习补贴。享受就业见习补贴的人员范围为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对吸纳离校1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并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的单位,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人员见习期满留用率达到50%以上的单位,可适当提高见习补贴标准。
第十条 求职创业补贴。对在毕业年度有就业创业意愿并积极求职创业的低保家庭、残疾及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